传统零售不是被时代淘汰,而是被顾客淘汰
By Frost Chen · 20th November, 2025
文章目錄
在巨变时代,重新找回零售增长的路径
过去十年,零售业的竞争从未像今天这么激烈。消费行为在改变,科技应用在加速,跨境竞争也不断加剧,让传统零售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:来客率下滑、获取新客成本高企、本地价格空间被压缩…… 许多老板心中都有一个疑问:“明明我也努力经营,为什么越来越难做?”
要回答这个问题,必须先看清楚当下的真实挑战,再讨论未来的可能性。
1. 竞争全面加剧:跨境倾销与价格透明化挤压利润
消费者的购物场景已经彻底改变。跨境电商平台让几乎所有商品都可以被轻松比价,抖音与短视频带货又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。如果一个商品在网络上能轻易找到替代品,实体零售的议价能力便会迅速下降。
过去零售商靠选品差异、店面体验与人情服务来区隔市场,但今天的现实是:只要商品本身没差异,顾客就很快会被低价吸走。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商家陷入“越卖越便宜、越便宜越难生存”的恶性循环。
零售商必须意识到,自己的竞争对手早已不再是街口那家同类店,而是整个全球供应链里所有愿意低价倾销的卖家。
2. 成本持续攀升:效率成为零售的生死分水岭
无论在哪个国家,零售业都面对同一件事:成本全面上涨。人力薪资提高、租金持续攀升、顾客获取成本飙升、物流费用波动、平台抽佣层层叠加……过去一些“可以忍受的效率漏洞”,今天都会直接侵蚀利润。
一名员工的流失、一套库存没有控好、一次广告投放的浪费,都会真实地反映在月末的账本上。过去被忽略的微小问题,都在今天变成压垮零售商的重量。
零售业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地需要效率。
3. 消费行为断层:体验主导的全新零售时代来临
许多老板常说:“现在的顾客很难搞。”其实顾客并非难搞,而是他们的消费路径完全不同了。
他们会在网路上研究、在社群上种草、在直播间被影响、在实体店体验、再回到线上比价、最后才决定从哪个渠道购买。顾客的购物旅程变长了、变复杂了,也变得更不可预测。
今天的消费者要的不只是“商品”,而是一个从「看到、了解、尝试、购买、回流」的整体体验。如果实体店只提供商品,而线上只提供价格,顾客就会自然流向更完整、更便利、更懂他们的品牌。
4. 市场结构改变:少子化、老龄化与消费力重组
整个东南亚、台湾乃至许多成熟市场,都正经历不同程度的少子化。当年轻人口变少,意味着自然客流减少、消费结构转向务实、冲动型消费减少,甚至许多新品牌要花更高成本才能教育市场。过去“只要开店就能自然吸客”的年代已经过去。
与此同时,老龄化的速度却在加快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,让某些类目增长乏力,另一些类目则需要重新定位。传统零售如果仍然以十年前的客群画像为基础来经营,很容易出现服务与市场脱节的情况。
这不是经济不景气,而是结构性萎缩。面对结构性问题,靠打折、扩品、加广告,都无法真正解决。
面对这样的时代,传统零售商究竟可以怎么走?
接下来要说的,不是大企业的宏大战略,而是真正在中小零售环境里“做得到、也必须做”的几件事。
5. 强化顾客关系:抓牢每一位愿意回来的顾客
在顾客获取成本节节上升的今天,留住旧客比获取新客更具价值。一个愿意回流的顾客,不只是下一笔交易,而是一个实体店赖以维持的“复购引擎”。
但许多传统零售商却对顾客一无所知——不知道谁来过、买了什么、多久没回来、偏好是什么,甚至没有顾客资料可用。
当市场萎缩、流量下滑时,唯一能让零售延续的,是顾客关系,而不是客流量。
越早开始经营顾客资料、会员制度、回访机制,越早拥有主动权。
6. 强化体验连贯:以便利与回馈创造回流理由
消费者不再认同“只在店里被服务一次”的概念,他们要的是:线上能找到资讯、线下能享受序列化服务、结账要方便、售后要透明、会员要有回馈、不同渠道要一致。
换句话说,顾客追求的不是一次性体验,而是整体体验的连贯性。
零售商与其思考如何扩大店面,不如思考如何扩大顾客与品牌之间的接触点。让顾客无论在线上、网站、社群、店里,都能“找到你、认得你、愿意回来找你”。
这种体验是一体的,而不是分散的。
7. 强化价值经营:用专业与信任摆脱价格战
如果一家店只剩价格竞争,那未来注定会越来越辛苦。
真正能让零售脱离同质化陷阱的,是专业、垂直、深度。
消费者愿意为价值买单,为专业买单,为信任买单——不是因为缺不了你,而是因为你的存在让他们更放心。
品牌定位越清晰、内容越有深度、专业越鲜明,顾客就越不会把你当成“其中一个卖家”,而会把你当成“我的那一家店”。
这就是价值的力量,也是传统零售能重新崛起的关键。
8. 强化渠道覆盖:让顾客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你
这不是要每个零售商都全力冲电商,而是让顾客在任何他想接触你的地方,都能轻松找到你。
一个人可能在社群看到你、在 Google 搜寻到你、在电商平台下单、到实体店取货,再从会员系统获得回馈。顾客的旅程本来就不在同一个场景,你要做的不是强迫他,而是顺着他。
多渠道不是复杂,而是让顾客觉得你很“容易接近”。
越容易被接触,就越容易被选择。
结语:零售的变化来自顾客的变化。
真正让一家店难以为继的,不是时代变化,也不是竞争者,而是顾客逐渐没有理由回来。最终,让一家零售店继续存在的,不是地段、不是库存、也不是广告预算,而是顾客是否愿意继续回来。
时代变得快,但零售的本质从未改变:谁最懂顾客,谁就能走得最远。把顾客放在中心,永远不会过时。
传统零售的未来,不是守住昨天,而是拥抱一个以顾客为中心的明天。